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的起点——1879-1952近代大学校园形态探索》---wedvictor伟德“高原山地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设计团队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研究生系列讲座
发布日期:2022-11-29 作者: 来源:

第三讲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的起点——1879-1952近代大学校园形态探索》

wedvictor伟德“高原山地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设计团队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研究生系列讲座

第四讲《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智慧疗愈声景研究》预告

1.导言

202210-12月,wedvictor伟德举办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 研究生系列讲座。本系列讲座邀请各领域内的大咖及知名教授,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共同解决科学问题的机制。本系列讲座聚焦于“低碳适配的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将传统人居环境研究范式融合、提升交叉性、复合型、引领性研究,聚焦学科前沿交叉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




2. 系列讲座第三讲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的起点——1879-1952近代大学校园形态探索》

第三讲邀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冯刚教授主讲。冯刚教授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系博士生导师,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任亚洲园林协会乡村与特色城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际设计》常务编委;《建筑设计与研究》(新加坡)编委;“园冶杯”建筑专业组与大学生国际竞赛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讲座由学院徐坚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

2022.11.25日上午,天津大学的冯刚教授为我们做了专题演讲《中国现代大学校园的起点——1879-1952近代大学形态探索》,本次讲座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中国大学主要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大学校园、Mall式在中国大学的影响以及传统复兴式校园的探索。

 

中国大学主要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典校园、近代大学和当代大学。


校园形态表现出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并置,交织和高度融合,校园规划理念既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也含有古典大学依山林、择胜地的建校精神。

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

雅礼大学建筑规划图合并学校的两进院落,读书室结合基地外南侧湘雅医院大楼做次轴线,且增加对独栋式教工宿舍的布置。使雅礼大学的设计规划形成建筑主体中轴对称,各建筑有序分布于主建筑周边成对称格局。


雅礼大学鸟瞰与规划图


上海的沪江大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06-1948年间,校园相继建成五十余栋建筑,在部分建筑重点部位采用了更为精美的哥特建筑元素,如十字花窗、带有直棂分隔的尖券窗、洞口层层缩进的四圆心券洞门、三联拱尖券等。


近代时期中国新建的大学从规划思想到建筑设计都希望达到更高的水准,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特征,调整它适应现代校园的功能需求的设计思想,是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功能”进行折衷创新的一种形式主义设计手法。代表学校主要有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等等。通过前人的不断探索,最终也逐步形成了中国近代大学的总体建筑规划格局。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中国近代大学建筑规划的发展演变过程,所有参会同学都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冯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学术讲座!


3.  系列讲座第三讲预告

主题: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智慧疗愈声景研究

主讲人:谢辉教授

时间:2022129日(周五)930am

地点:学院楼1407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团队工作室

主讲人简介

谢辉,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重庆大学百人计划人才,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10项。任欧洲声学学会(EAA)噪声委员会常务理事,《Building Acoustics》编委,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噪声防治专委会委员,中国城科会健康城市专委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侨青会副会长,英国注册环境工程师(CEnv)。

2021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 “未来之声”联合策展人,第八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联盟展览策展人,“聆听未来”声景设计展策展人。已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团体标准4部,参编国家标准5项。曾获IFLA AAPME国际奖卓越奖、国际噪声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奖、重庆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筑物理》主讲教师